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封闭区里的故事】“疫”不容辞,我院教师连续8轮参与全员核酸采样工作

发布日期:2021-06-16   浏览量:

“在志愿活动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效降低医疗废物带来的病毒污染风险,提高核酸采样速率”

“端午安康!”14日傍晚,在荔湾区白鹤洞街道观御社区空无一人的街道上,一群志愿者结束工作后互道祝福。这支党员突击队的负责人是澳门新葡萄新京8883副教授、广州市高层次人才青年后备专家瞿芳术,对他而言,这个端午节除了收到业主送来的爱心粽子外,节日气氛并不浓,因为“革命尚未成功”。

在清晨的大雨相伴下,他第八次投入到全员核酸采样的工作中。经过25名医护与60名志愿者连续8小时的奋战,完成了4209人次核酸采样。在志愿活动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效降低医疗废物带来的病毒污染风险,提高核酸采样速率。

167FC2

端午节清晨,志愿者在雨中合影(瞿芳术为高举国旗者)

与病毒的生死竞速,每日两三万步“雄霸”步数榜

自本轮广州本土疫情发生后,家住荔湾封闭区域的瞿芳术第一时间联系社区党支部,申请参加志愿活动。他“临危受命”,获推荐担任观御社区锦佳华庭临时党支部书记,并参加中海花湾C区物资保障志愿者团队,每天为社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资和紧急快递的派送。“武汉抗疫历历在目,志愿者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我也能以自己的力量给社区和居民带来一点帮助。”

2E1CC

瞿芳术

最近一段时间,瞿芳术悄然登顶微信运动排行榜,连续数日走出了两三万步。他告诉记者,核酸采样需要繁复的现场组织工作,他既要与街道社区、医护人员、物业管理人员保持密切交流协作,同时需不断往返扫码点、样本发放点、核酸采样点、采样记录点等各个志愿者岗位。

“与病毒的生死竞速,我们不敢有任何怠慢,每天在核酸采样现场穿行无数遍,一般还要小跑着前进。”除了维持现场秩序,他还跟随医护为重点人群提供上门核酸采样,协助扫描二维码和发放检测样品试管等。来回奔波成为了他的工作日常,“日行三万步”是他在抗疫一线的足迹见证。

自参加志愿工作以来,他几乎轮换过所有的志愿者岗位,这让他对现场的组织与管理都非常熟悉。因此,当组织任命临时党支部书记时,从未担任过行政岗位的他毫不推辞,“在这个巨大的危机面前,不应该退缩,应该积极去承担社会责任。”

34874

瞿芳术在封控区域内工作

把“职业病”带入志愿活动,利用专业知识提高采样速率

作为一名从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教师,瞿芳术在抗疫活动中发挥所长,用知识抗疫。基于专业知识,他在社区居民交流群普及水封的原理,指导邻居们及时给水封补水,避免气溶胶扩散,出现类似香港淘大花园事件。在大型核酸取样现场布置时,他依据污水厂设计理论知识,结合风向和行人轨迹选择合适污染区布置,减少了医疗废物带来的病毒污染风险。

24292

完成一天工作后合影(右三为瞿芳术)

瞿芳术发现,采样流程中的拥堵点在样本扫码和核酸采集排队前段,群众容易聚集在近端的工作人员处,远端工作人员的工作频率却很低。为此,他提出了以“让医护人员采样不间断”为指导思想的核酸采样现场组织设计方案,带领志愿者们在布场设计、行进路线、志愿者引导岗位设置以及引导方式上均进行了调整,高效发挥医护力量,显著提高核酸采样速率,并降低了人员聚集产生的传染风险。“从事科研工作的我,将喜欢琢磨问题的‘职业病’带到志愿活动中来了。”瞿芳术说道。

据统计,自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以来,瞿芳术与社区党员一起完成了连续的3轮大规模核酸采样,共计采集核酸12653人次。现场组织有序、运转流畅,核酸样本采集时间明显缩短,也避免了夜战或疲劳战,为医护和志愿者赢得了休息时间。

17915

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采样一直坚持到凌晨三四点(瞿芳术为中间第二排高举拳头者)

抗疫照片P进毕业合照,智能手表送给首届学生

“当白鹤洞街道封闭管理时,我有些慌乱。”瞿芳术坦言,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与安排全部被打乱,原计划的学术交流会议、本科生与研究生答辩都无法如期参加。所幸大学教师的工作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他迅速做出了调整,将剩余的实验课委托给同一个课程组的老师,并改为在线上指导学生。

最近,让瞿芳术最为惦记的教学任务是指导本科生薛志豪的创新毕业设计答辩。每天忙完志愿活动,在孩子睡着后,他都“挑灯夜战”与薛志豪交流如何凝练创新点、如何回复专家提问等。研究生指导方面,他一直与学生保持线上联系与讨论,坚持每周一次线上组会。

1A6F3

学生把瞿芳术P到毕业合照中

对他来说,最大的遗憾是不能参加今年的毕业典礼。“大学毕业是每个人人生中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必须拥有满满的仪式感。我无法现场感受学生们的喜悦,心中总有些许愧疚。”他笑称,自己让学生把他穿着防护服的照片P到毕业留影中,希望多年以后学生们会记得他没有参与毕业典礼的原因。

今年有3名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是他到广州大学以后指导的第一届研究生。“毕业之时不能把酒诉说三年来实验室里的艰辛,以及一遍又一遍修改论文的不厌其烦,很是可惜。”为了弥补心中的遗憾,瞿芳术特别邮寄了智能手表作为小礼物送给他们,“希望他们牢记‘积跬步以至千里’的古训,在未来的生活中继续努力。”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实习生 张帆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责编 | 王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