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13-11-18   浏览量: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2级研究生开始使用)

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

一级学科土木工程(代码 0814)

二级学科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代码 081404)

学制三年。              学习方式 全日制.

 

二、本学科情况介绍

我校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是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华南地区暖通空调学科第一个硕士点,2011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实验室与研究基地为广东省建筑节能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专业为广东省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重点专业。本学科方向针对华南地区夏热冬暖气候特点,开展空调理论、通风技术及微纳系统传热研究,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研究方向:

1空调理论与节能技术研究。针对华南地区热湿气候特点,对建筑围护结构动态热湿特性、室内空气品质与热舒适、空调系统控制与节能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建筑热湿动态模型及空调系统控制模型,完善了热湿地区空调系统的设计理论、控制方法和节能技术,解决了室内热舒适和空调节能的部分技术问题,形成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2建筑通风理论与技术研究。在对岭南建筑、地铁、机场等多种建筑类型进行大量通风测试和评估的基础上,开展了自然通风、火灾通风、大空间通风等通风技术和理论的研究,提出了岭南建筑通风降温评估模型及大空间排烟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广州地铁、广州白云机场、广州亚运体育馆等大型工程项目中。

3微纳系统传热与流动研究。以微米和纳米尺度系统的传热机理研究与流动规律分析为突破点,针对微纳米尺度绝热材料芯片填充材料开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完善了微纳米尺度传热与流动理论,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Int J Heat Mass Transfer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

本专业带头人为周孝清教授,现任广州大学建筑节能研究院院长、广东省建筑节能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本专业学术梯队有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8人,博士7人,近五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课题60余项,到位研究经费630余万元,在空调理论与节能技术、建筑通风理论与技术、微纳系统传热与流动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发表论文175篇,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建设,形成了创新性与应用性并重的学术特色。

 

三、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原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富于创新精神,善于开拓进取,具有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祖国服务。

2.在本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通风空调系统和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注重学科的交叉,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的科技人才。

3. 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人才国际化的要求。能用一门外语熟练阅读、翻译本专业外文书刊。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培养方式

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指导研究生办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导师负责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培养及研究业务指导,研究生办负责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制度管理

对研究生的培养贯彻课程学习与科研或工程设计并重,以使研究生既深入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又能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研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以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

强化研究生培养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将研究生年度考核、中期筛选、论文工作中监控手段有机结合,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