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机构 / 教学科研单位 / 正文

建筑结构工程系

发布日期:2021-06-25   浏览量:


一、建筑结构工程系简介

广州大学建筑结构工程系是由原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创办于1984年)土木工程系的结构工程教研室和原广州大学建筑结构工程系(成立于1983年)于2000年合并而成,于1994年招收第一届土木工程(城市建设)专业本科生,并授予学士学位。2013年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开始一本招生。土木工程专业于2005、2010、2015年分别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住建部专业教育评估和复评,2003年土木工程专业为广东省名牌专业,2008年土木工程专业被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专业被批准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所依托的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正式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2001年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和结构工程学科被评为广州大学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学科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2月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被批准为广州市重点学科、2007年4月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目前,土木工程学科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群、“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2021年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软科中国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排名”,上榜高校数276,我校排名30,评级A。

评估照片

目前,土木工程学科现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土木水利工程硕士点,已建有现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平台1个,111引智基地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广东省(科技厅)协同创新中心1个等,形成了综合实力雄厚、部分学科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科群,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广泛应用的研究成果,为华南地区乃至我国土木工程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土木工程学科紧密联系国家,尤其是大湾区的工程建设发展实际,在工程结构隔震、消能减震、抗震,结构健康诊断研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新材料与新型结构体系研究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与优势,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在港珠澳大桥、广东科学中心、广州塔、大亚湾填海工程等大型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我国隔震、减震技术的产业化和标准化。

大剧院

土木工程学科带头人周福霖院士,现任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土木工程一级攀峰重点学科带头人,澳门新葡萄新京8883名誉院长、建筑结构工程系名誉系主任,兼任联合国工发组织隔震技术顾问、国际减震学会主席、结构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国内外多个学术团体领导职务。

周福霖



二、师资队伍

建筑结构工程系拥有专任教师26人,另在校机关工作的教师有副校长周云教授。专任教师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或研究员)8人、副教授14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20人。担任全国高校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专业学会理事4人,各种学术期刊编委4人。建设部劳动模范、广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优秀教师、政府特殊津贴1人,广州市羊城学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称号2人,广州市劳动模范1人,广州市优秀教师2名,广州市杰出专家2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3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8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对象1人。广州大学教学名师1人,广州大学优秀教师4人。

教师风采

近5年,建筑结构工程系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3余项,市级科研项目19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建设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二、三等奖等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0余项,广州市科学技术奖10余项。主持部级、省级、校级以上教研项目10余项,荣获全国、省级、校级以上教育成果奖10余项,校、市、省、全国的计算机教育软件评比和多媒体课件大奖赛一、二、三等奖20余项。近三年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申报专利30余项,参编标准近10部。

证书1

证书2



三、教学与科研平台

              3                 1                 2

1)广东省钢结构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广东省钢结构系列教学课程教学团队共拥有专任教师9名,其中建工系教师7人,团队负责人为刘坚教授。团队在工作中努力实践着“工学结合”、“产学结合”,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同时,团队教学与科研取得一定成果,技术服务能力强。在科研和技术服务方面,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4项,省级课题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出版教材8本,获得奖20余项。拥有《组合与大跨度钢结构》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以及《组合与大跨度钢结构》、《钢结构设计原理》两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2)广东省模块化建筑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模块化建筑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2015年10月经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批准成立的省级工程中心,是我校推动装配整体式模块建筑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的专业机构,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市场前景的重大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2项、市级科学技术奖6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1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广东省模块化建筑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备了科技成果向规模化生产转化的环境和能力,转让的《新型节能环保装配整体式住宅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建筑节能低碳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实践》等成果。广东省模块化建筑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为张季超教授。

3)广东省复杂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复杂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2016年11月经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批准成立的省级工程中心,是我校推动复杂钢结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的专业机构,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专利技术近20项,目前广东省复杂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人员30名,其中广州大学主要科研人员共10余人。具有复杂高层与超高层钢结构、复杂大跨度空间钢结构、仿生钢结构、新型住宅钢结构和新型轻型钢结构研发能力,可以从事复杂钢结构试验、计算与仿真分析。广东省复杂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为刘坚教授。

4)结构工程试验室

结构工程实验室自广州大学整体搬迁进大学城后,筹建于2008年,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实验室现有场地约300m2,实验设备144台(件),设备总值179万元,专职实验人员1人,兼职实验专业教师3人。实验室按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为本科生、研究生开出各项基础性、专业性实验,开出率达100%。



四、办学特色

建筑结构工程系的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充分吸取了国内外土木工程本科教学先进的研究成果与经验,在课程设置、知识结构和知识点等方面,完全覆盖了土木工程专业规范规定的课程体系,并与土木工程科学与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相同步,不断对课程内容进行动态调整,尤其注意将国内外以及我们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内容,提供了丰富的专业选修课。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视土木工程学生工程素养综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把这些理念融合到各个教学实践环节中。重视实践性教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重视开展学术讲座,聘请国内、省内外著名结构专家来校开展科技交流,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均聘请设计院注册结构师参与指导。鼓励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广东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南地区结构模型大赛、全国高等学校木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以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并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重视海内外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系与交流,积极为校友搭建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为促进专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特色1

              特色3

              特色4




五、行业服务

建筑结构工程系教师作为主要起草人主编或参编了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国家建筑隔震设计标准、国家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住建部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广东省钢结构设计规程、广东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多部国家、省部级规范和规程。

主编教材包括:工程结构减震控制、磁流变阻尼控制理论与技术、广东科学中心建设科技创新、耗能减震加固技术和设计方法、钢结构高等分析的二阶非弹性理论与应用、巨型钢结构、新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新编混凝土结构设计、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大跨度建筑空间结构、工程结构设计原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抗震设计等18本教材。其中,教材《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原理》获得全国普通高校土木工程类实用创新型系列规划教材优秀教材奖等多部专著。


(76(@7[`IH_7`0ESBDHE)RD

1Y4ME}I)E72~OMTJV2_F07L

IFVPX@X@)FB3T0V[VB6[5OY

YR5H@_$`W_EO)~]AQKR`M9P

t01d253274d4b8f1661

SRobert_Des16121009230_0001

5W7SMFV$@F}%ESV$J$1WC1P

X9_D7(AJNN42P(6O6O7~MLL






上一条:建筑设备工程系

下一条:市政工程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