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信息 / 工程抗震研究中心教授 / 正文

谢礼立

发布日期:2021-06-07   浏览量:



职称:教授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研究领域:防灾工程与地震工程

办公地点: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哈尔滨 学府路29号 邮编:150080

办公电话:0451-6664756

电子邮箱:llxie@iem.cn


个人简介

谢礼立,1939年3月生,现任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地震工程联合会会长;广州大学双聘院士,名誉教授。以及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西南交大等十余个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和主席等职务。1994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06-201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

他曾于1987年至1996年连续9年被联合国两任秘书长 德奎里亚尔和加利 聘为联合国国际特设专家组专家和联合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此外,他还先后被选为国际地震工程协会(IAEE)副主席,国际强地震学学会主席;他曾在1987-2001年被国际地震学组织选为《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学会 (IASPEI) 》执行主席,这是该国际学术组织成立100年以来,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从事工程领域研究的科学家被当选为该组织执行主席。

谢礼立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地震工程与安全工程,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工程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计规范研究等,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0余篇以及著作多部。在国际上他是第一个提出“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统一抗震设计谱”,“广义概念设计”,“城市防震减灾能力”,“土木工程灾害”,“抗震韧性城市”等理论和技术方法。由他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国家推荐标准:《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已于2004年正式批准颁布执行。曾获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2015年他的研究成果“建筑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方法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在第14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上谢礼立当选为国际世界地震工程协会的终身名誉理事,这是国际地震工程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和终身荣誉,也是我国迄今为止被该国际学术组织选为名誉理事的唯一中国学者。

教育背景

1955.09-1960.07 天津大学 土木工程系 工民建专业 大学本科

职业经历

1、学术工作经历

1964.08-1978.11 研究实习员

1978.11-1980.11 助理研究员

1980.11-1985.07 副研究员

1985.07-至今 研究员

1978.11-1983.07 研究室副主任

1983.07-1991.06 副所长

1991.06-1997.05 所长、党委书记

1997.05-至今 名誉所长

1983年-2001年,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学会执行理事

1987年-1996年,联合国国际特设专家组专家和联合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1987年-2001年,国际强地震学学会主席

1992年-至今,中国地震工程联合会会长

2002年-2010年,国际地震工程协会副主席

2008年-至今,国际地震工程协会的名誉理事

2、海外工作经历

1980.02-1981.03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 合作研究

教授课程

曾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述结构动力学,地震工程学以及各种专题讲座

科研服务

近年主持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核电厂设计地震动的确定及结构抗震安全关键问题研究(51238012),经费300万,2012.01-2017.12

2.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基于多性态需求的结构地震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地震安全关键技术研究(2012DFA70810)”,经费255万,2012.07-2015.07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建筑群及城市系统抗震韧性分析与评估(U1939210)”,经费252万元,2020.01-2023.12

4. 主持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双清论坛并任论坛主席。

研究成果

1、获奖及荣誉

1.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建筑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方法及应用,2015,排名第一

2.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建筑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及规范编制,2014,排名第一

3.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基于性态的抗震设防标准研究,2005,排名第一

4. 黑龙江省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2015年

5. 哈尔滨市市长特别奖获得者 2016年

2、近5年论著目录

1) 谢礼立,马玉宏,翟长海. 基于性态的抗震设防与设计地震动,21世纪技术与工程著作系列,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4030-9)

2) 谢礼立, 曲哲. 论土木工程灾害及其防御[J]. 自然灾害学报2016, 01(1):1-10.

3) 翟长海,谢礼立,温卫平,李爽,主余震地震动特征及结构损伤分析,科学出版社, 2017. (ISBN:978-7-03-051766-1)

4) 翟长海,谢礼立,温卫平,李爽,主余震地震动特征及结构损伤分析,科学出版社, 2017. (ISBN:978-7-03-051766-1)

5) 翟长海, 刘文, 谢礼立. 城市抗震韧性评估研究进展[J]. 建筑结构学报, 2018, 39(9): 1-9.

6) 谢礼立. 序言,专著《工业建筑抗震关键技术》(徐建等著), 2018.1

7) Xie Lili, Qu Zhe. On civil engineering disasters and their mitigati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18, 17(1): 1-10.

3、近期发表的期刊文章

1) 谢礼立, 李沙白, 钱渠炕,等. 我国强震记录处理和分析方法的若干特点[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83(1):1-14

2) 谢礼立. 强地震动分析[J]. 世界地震工程, 1984(1):16-21.

3) 谢礼立, 周雍年. 一个新的地震动持续时间定义[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84(2):29-37.

4) 谢礼立. 关于近场地震动研究方面的若干进展[J]. 世界地震工程, 1985(02):18-22.

5) 谢礼立, 彭克中, 于双久. 中国强震观测发展现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86(2):27-36.

6) 谢礼立, 张晓志. 地震动记录持时与工程持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88(01):31-38.

7) 谢礼立, 周雍年, 胡成祥, 等. 地震动反应谱的长周期特性[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0(01):1-20

8) 谢礼立, 罗学海.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和地震工程研究的任务[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0(4):101-108.

9) 谢礼立. 发刊词[J]. 自然灾害学报, 1992,01(01):2-3.

10) 谢礼立, 耿淑伟. 震级谱及其工程应用[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4(1):8-13.

11) 谢礼立, 张晓志, 周雍年. 论工程抗震设防标准[J]. 四川地震, 1996(4):14-29.

12) Xie Li-Li. On the Design Earthquake Level for Earthquake Resistant Works, Proceedings of The PRC-USA Bilateral Workshop On Seismic Codes, pp. 1-9, December 3-7, 1996, Guangzhou, China.

13) Xie Li-Li. Foreword,《The Great Tangshan Earthquake of 1976》, 1996,4.

14) 谢礼立, 章文波, 李沙白. 唐山响堂三维场地影响观测台阵[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9(2):1-8.

15) Li-Li XIE, Some Challenges to Earthquake Engineering in the New Century, Earthquake Engineering Frontiers in the New Millennium, Proceedings of the China-U.S. Millennium Symposium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Beijing, 8-11 November 2000, Edited by B.F. Spencer and Y.X. Hu, A.A. Balkema Publishers. ISBN 90 2651 852 8

16) 谢礼立, 温瑞智. 数字减灾系统[J]. 自然灾害学报, 2000, 9(2):1-9.

17) 马玉宏, 谢礼立. 考虑地震环境的设计常遇地震和罕遇地震的确定[J]. 建筑结构学报, 2002, 23(1):43-47.

18) L. L. Xie, Y Ma. Research on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criteria[J].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2002, 15(2):214-225.

19) 谢礼立, 马玉宏. 基于抗震性态的设防标准研究[J]. 地震学报, 2002, 24(2):200-209.

20) 翟长海, 谢礼立,估计和比较地震动潜在破坏势的综合评述[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2(05):1-7.

21) 谢礼立, 翟长海. 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研究[J]. 地震学报, 2003, 25(3):250-261.

22) L. L.Xie, C. Zhai. Study on the severest real ground motion for seismic design and analysis[J].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2003, 16(3):260-271.

23) 徐龙军, 谢礼立. 双规准化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4, 24(2):1-7.

24) 谢礼立. 抗震性态设计和基于性态的抗震设防[J]. 工程建设标准化,2004(05):9-15.

25) 谢礼立.,《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的特点,工程建设标准化, 2004,24-29.

26) F. Zhang, L. L. Xie, L. Fan. Study on evaluation of cities ability reducing earthquake disasters[J].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2004,(03):349-361+377.

27) 谢礼立. 序言,专著《Dynamics of Structure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o Earthquake Engineering》(AK Chopra著), 2005.3.

28) 翟长海, 谢礼立, 张敏政. 工程结构等强度位移比谱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5(01):45-48.

29) 公茂盛, 谢礼立. 绝对和相对输入能量谱对比及延性系数的影响研究[J]. 地震学报, 2005, 27(6):666-676.

30) 翟长海, 谢礼立. 抗震结构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05, 38(12):51-58.

31) 谢礼立.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定义及评估方法[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6, 27(3):296-304.

32) 谢礼立, 王海云. 近场地震学中3个术语译名的商榷[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5, 25(6):200-202.

33) 王海云, 谢礼立. 近断层强地震动的特点[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6, 38(12):2070-2072.

34) 徐龙军, 谢礼立, 胡进军,等. 抗震设计谱的发展及相关问题综述[J]. 世界地震工程, 2007, 23(2):46-57.

35) 徐龙军, 谢礼立. 基于双规准反应谱的抗震设计谱[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7, 39(12):1859-1863.

36) C. Zhai, L. L.Xie. A new approach of selecting real input ground motions for seismic design: the most unfavorable real seismic design ground motion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2007, 36(8): 1009-1027.

37) 王栋, 谢礼立. 断层倾角对上/下盘效应的影响[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7, 27(5):1-6.

38) 李爽, 谢礼立. 近场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 地震学报, 2007, 29(1): 102-111.

39) L.L. Xie. Assessment of a city's capacit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C]. The Fourteen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Beijing, China, 2008.

40) 李明, 谢礼立, 翟长海,等. 近断层地震动区域的划分[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9, 29(5):20-25.

41) 谢礼立.序言,专著《汶川大地震》(西南建筑设计研究院编著),2009.2.

42) 谢礼立.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的教训[J]. 中国工程科学, 2009, 11(6):28-35.

43) D. Wang, L. L. Xie. Abrahamson N A, et al. Comparison of strong ground motion from the Wenchuan, China, earthquake of 12 May 2008 with the Next Generation Attenuation (NGA) ground-motion models[J].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10, 100(5B): 2381-2395.

44) 谢礼立. 序言,专著《建筑抗震》(张敏政等著), 2011.5.

45) 胡进军, 谢礼立. 地震破裂的方向性效应相关概念综述[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1(04):1-8.

46) 谢礼立, 翟长海. 核电工程应用隔震技术的可行性探讨[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2, 32(1):1-10.

47) J. Hu, L. L. Xie. Effect of seismic super-shear rupture on the directivity of ground motion acceleration[J]. Earthquake Engineering &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13, 12(4):519-527.

48) 谢礼立, 徐龙军. 双规准反应谱与统一设计谱理论[J].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13(12):1045-1053.

49) 谢礼立. 新年寄语,《自然灾害学报》,2014.1.

50) 赵真, 谢礼立. 浅析传统结构抗震概念设计思想形成的一般规律[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4, 01(2):019-26.

51) 谢礼立, 曲哲. 论土木工程灾害及其防御[J]. 自然灾害学报2016, 01(1):1-10.

52) Xie Lili, Qu Zhe. On civil engineering disasters and their mitigati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18, 17(1): 1-10.

53) 翟长海, 刘文, 谢礼立. 城市抗震韧性评估研究进展[J]. 建筑结构学报, 2018, 39(9): 1-9.

54) 谢礼立. 序言,专著《工业建筑抗震关键技术》(徐建等著), 2018.10.

谢礼立,面对灾害,让城市更有“韧性”, 陕西地震信息,2019.

上一条:刘彦辉

下一条:张俊平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