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才培养 / 招生工作 / 正文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发布日期:2022-06-02   浏览量:

一、专业定位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坚持广州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突出工程型,坚持为地方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本专业的学科基础,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的需求,水行业领域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特点,依托国家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基础,以工程师培养为主线,坚持“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遵循“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教育理念,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将实践环节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教学内容与科研成果相结合,优化知识结构、强化综合能力、提高工程素养、丰富工程内涵;以创新树特色、以质量促发展,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广东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培养满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工程职业道德,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人际交往和独立工作能力,获得工程师基本能力训练,能够运用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解决本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成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骨干力量,并能独立从事市政、建筑等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咨询、施工与监理、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以及规划管理等相关的工作,具有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的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3.1学制学分

基本学制4年,允许在3-7年的弹性学制内完成学业。毕业前总学分不少于170学分,且应该满足各课程类型相应的修业要求。

3.2 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1.1具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用于解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建模、计算和推演。

1.2具有物理、化学、环境科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用于解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解释、辨别和论证。

1.3具有水力学、水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泵与泵站、工程制图、工程测量、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工程基础知识,用于解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问题的表达和比较分析。

1.4具有系统的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工程施工、水质工程学等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构建、设计和验证。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应用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

2.2能够应用数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表达和分析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问题。

2.3能够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对比和分析,认识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存在多种方案,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能够熟练掌握和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3.2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

3.3能够在设计环节中充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初步掌握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的科学方法。

4.2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设计和实施实验项目和实验方案。

4.3能够采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与结果,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较全面了解现有技术和资源,以及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局限性。

5.2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正确的技术方法对复杂过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理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社会作用和应承担的责任,并评价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活动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6.2能够基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相关知识,评价复杂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问题及其实施方案对经济、安全、健康和法律的影响。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能够理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实践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

7.2能够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具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8.2理解并遵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实践相关的法律、法规、专业规范、技术规程和工程职业道德,履行工程师职责。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10.2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了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就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专业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能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能够将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运用到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环境工程实践中。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能够适应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具有自主学习和不断提高的能力。


四、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框架:由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专业选修课程组成,其中:学科基础课程23.5学分、占总学分13.9%,442学时,占总学时18.6%;专业必修课程53.5学分、占总学分31.3%,896学时,占总学时37.8%;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35学分、占总学分20.6%。

专业核心课程:水力学、水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泵与泵站、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工程施工。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认识实习、金工实习、水泵站课程设计、测量实习、实践能力拓展实习、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给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五、师资队伍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现有师资人数19人,其中专任教师15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教授6人、副教授7人、讲师2人;其中实验教师4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教师中有国家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专家组成员1人,全国注册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考试专家组专家1人,中国青年创业导师1人,广州市教学名师、优秀教师1人,广州大学教学名师、优秀教师3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培养7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5人,双师型教师5人。本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学科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中青年学历层次高,后劲强。


六、教学条件

校舍条件充足,完全满足教学与科研要求。各类用房面积达86.3万m2,其中教学用房和教学辅助用房46万m2,生均教学用房达23m2。大学城校区拥有设施先进的教学楼、实验楼13栋,行政办公楼2栋,学生食堂3个,另有体育场馆、学术交流中心、商业中心等。学校校舍数量充足,各项办学条件都达到或超过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标准。学校目前拥有广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珠江三角洲水源保护与水质安全实验室、市政公用工程实验室、土木工程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力学实验室、电工实验室等。其中,分析测试中心面积3000多m2,已通过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拥有约4000万元的大型精密仪器20台;珠江三角洲水源保护与水质安全实验室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是具有国内先进水准,部分达到国际水准的环境保护研究基地。优越的办学条件,很好地满足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的需要。

实验室面积充足,实验设施充足完善,满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需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需要化学类实验、大学物理实验、电工电子学、计算机类实验、测量学、水力学实验、泵与泵站、水处理生物学、水质工程学实验技术,这些实验课程承担单位隶属于化学化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广州大学实验中心、澳门新葡萄新京8883的实验室。其中专业实验室为市政工程实验室,下设给水排水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水力学实验室。在数量充足、功能完备的实验室和设备以及完善制度的支撑下,专业本科实验教学运行良好,实验教学系统开出率100%,并为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提供支持条件。实验室人员素质比较高,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开放到位,各项规定执行严格,能满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的要求。

图书资料丰富,数据库完善,能够满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需要。广州大学新图书馆建筑面积56000m2。目前馆藏纸本图书2216840册(含外文图书64400册),电子图书50万种,光盘23179张,声像资料6169盘,中外文专题数据库81个(包括子库);现订中文报刊3364种4058份,现订外文、港台报刊223种223份,电子版外文期刊(全文)8536种。每周开馆时间98小时,现拥有业务与检索用电脑250多台,服务器5台,磁盘阵列2套(6T),光盘塔1台。图书馆中土木建筑类图书共有10万余册,中外文期刊近400种,数据库6个,完全满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办学要求。

Baidu
sogou